捅破老板和HR之间的几层窗户纸 | xxx捅破老板和HR之间的几层窗户纸 – xxx
菜单

捅破老板和HR之间的几层窗户纸

八月 24, 2020 - 前瞻网-大咖推荐

作者|穆胜 来源|穆胜事务所(ID:hrm-yun)

【编者按】:8月21日至22日,穆胜博士受环球人力资源智库邀请,在上海为来自全国的近百名学员分享了《数据驱动人力资源效能提升(实战版)》的重磅课程。该课程主要针对经济寒冬中想要苦练内力的企业而推出,在实战场景中探讨了如何基于关键指标提升人效的“实用打法”。有意思的是,居然还有部分子公司负责人、运营负责人、财务管理者报名参加了课程,学员中更有一小部分是自费参加,足见课程的火爆程度。两天的课程中,穆胜博士不仅铺陈讲述了一个人力资源专业的宏大世界观,更是用轻描淡写的“穆氏风格”精准回应了HR学员们提出的棘手问题。这里,小编整理了几段值得细品的对话

捅破老板和HR之间的几层窗户纸

如何赢回老板的关注?

学员A:穆老师,我理解您说的人效是企业经营的关键驱动因素,但在我们企业里,财务在汇报工作时直接把人效数据也一起汇报了。这让我很尴尬,如此核心的指标,本来也应该属于我们的专业范畴,我却失去了话语权。

穆老师:我这样来启发你。你和另一个女孩同时喜欢上了一个男神,但都处于接触阶段,并没有确定关系。此时,那个女孩积极主动,和男神频频互动,看起来形势似乎对你不利。请问你怎么办?

学员A:这个……我应该不能主动放弃吧。我可能也会与男神主动交流。

穆老师:但问题是,人家那个女孩已经和男神聊得火热了,你插不进话。那怎么办?

学员A:我会尝试参与他们的话题。

穆老师:问题来了,这个话题是男神感兴趣的,但也是那个女孩发起的,是人家的主场。你从一开始就输了,怎么办?

学员A:这就是我的尴尬……不参与就没机会,参与了也没机会。

穆老师:这是个战略问题。看看《三十而已》里,林有有相对顾佳来说几乎没有任何优势,但她巧妙地把战争拉回了自己的主场。所以,战略是用自己的强点去碰对手的弱点,确保自己必胜。回到你们和财务抢夺“人效主导权”的问题。

财务天然有经营数据、业务数据、人工成本和人数的数据,你们那并没有数据的优势。如果计算人效是做个投产比的除法,人家肯定就把你们的功能覆盖住了。

但问题是,人效并不只是简单做个大数的除法,那种除法叫“宽口径人效”,这种数据具有一定的统计意义,但却不够精准,并不足以支撑战略,也不足以引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活动。

学员A:在我们的概念中,人效就是这样计算的呀。

穆老师:那是初级水平。真正的人效数据应该是“窄口径人效”,我称之为“核心人效”。

举例来说,你们是个销售职能驱动的企业,我们可以建立一个销售额和销售团队之间的人效关系。但是,我们不能仅仅计算公司销售额,也不能仅仅计算全部销售团队的人力或人工成本投入。

如果考虑到这个企业是用A类销售人员打新销区,通过卖战略级产品来冲刺业绩目标的。应该剔除销售额中的飞单,剔除销售额中成熟销区域的自然增长,剔除非战略级产品的销售额……聚焦销售额中的“有效增量”。

相对的,从人力或人工成本投入上,我们也应该建立计量标准,例如通过能力和业绩的标准,盘点出A类销售人员的范围。

只有在这种“窄口径人效”的引领下,人力资源的工作才能真正服务于战略,推动经营。财务有人的总数,但对于人员的构成,不同人员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却没有概念。你想想,老板对于哪种人效数据更感兴趣?如果你汇报这种内容,是不是更能赢回男神的心?

学员A:我明白了。我既要跟进男神关注的话题,又要把话题拉回自己的主场。

穆老师:有悟性。如果你能根据这个人效数据,结合业绩,去反推在人工成本和人力投入上的理想状态,再陈述人力资源的后续工作,老板是不是更有兴趣?

例如,你可以告诉老板,基于今年的业绩目标,按照我们对于人效标准的预判,我们需要增加XX名A级销售人员。

这类销售人员可以在1个月内从市场上大量获取(招聘),而后经过公司统一的“入模子”培训(培养),在3个月后就能投入战斗,产生每月XXXX元/人的人效(考核),我们可以在激励上适当放大杠杆率,通过提高提成来激发这群人的热情(薪酬),虽然人工成本有所增加,但6个月之后就能在人工成本报酬率上获得XXX%的水平,支持完成公司本年的业绩目标。想想,你的男神会有什么反应?

学员A:哈哈,那时,我可能已经不是HRD了,应该是CHO了吧。

穆老师:路在这里,走不走,你决定。

捅破老板和HR之间的几层窗户纸

如何面对一个这样的老板?

学员B:穆老师,我在现在的企业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了,现在也做到了一定职位,一切都还挺顺利的。但我有个问题,老板并不是很有战略格局,感觉还是沉醉在自己的小生意里,另外,也不是很尊重我们HR的专业性。

穆老师:这个问题很简单。相当于你找了个女朋友,又漂亮,又有钱,身材还好。但就有一个毛病,她经常打你。你怎么办?

学员B:这个……

穆老师:要么你就忍着吧,说不定打着打着就习惯了。

学员B:这个不好吧,万一把我打伤了?

穆老师:没事,你的抗击打能力也在成长嘛。

学员B:这个……

穆老师:你的顾虑是,如果长期挨打,“抗击打”变成了自己的专业了,自己也就没有专业了。我的观点是,有些原则性的问题是不能忍的,你提的两个问题都是。

一是老板没有战略格局。这个很难改变,是由老板骨子里的“企业家精神”决定的,而且这决定了你未来的事业空间,这个不能忍。

二是老板不尊重专业。如果是这样,你的价值根本没有发挥空间,即使公司越做越好,你也会被认为是“坐挂车”的。

学员B:前一个问题我懂,但后一个问题我有疑问。现在的老板脾气都不太好吧?

穆老师:老板经营一个企业,所有压力都在自己身上,脾气大点也正常。这就好比你女朋友有时候用嬉笑怒骂的形式与你沟通,看起来激烈,但也有自己的浪漫在里面。

但你可以看几个方面。一是他的思维方式有没有一个Baseline?如果有,你可以去摸索,可以用专业和老板磨合,这个过程也是成长。如果没有,他今天和明天说的事情不一样,每天都有不同的标准,那你就做好随时“被打”的准备吧。

二是他愿不愿意把这个思维方式向你输出?如果他愿意,他就是在带你成长,我们要相信老板做到这个程度,必有人家的本事,值得学习。

况且很多情况下,我们HR更应该反思自己。如果他不愿意,那他就是在找机会“打”你。

学员B:明白了。

如何帮老板下决心做改革?

学员C:穆老师,我们的老板很有想法,也很有决心要做组织变革,但就是对风险有点顾虑。我应该如何推动他来的决策?

穆老师:“很有决心”是真的,还是你自己的推测?

学员C:我觉得是真的,老板反复在企业内提到要变革,抱怨企业内耗严重,不够灵活,效率太低,也多次批评我们人力资源部门行动太慢。

穆老师:其他方面有什么行动吗?例如成立内部项目组来研究方案,在一些部门内做变革试点,或者是与咨询公司合作制定变革方案?再说简单点,你们有没有邀请一些组织变革专家去企业交流交流?

学员C:这个……目前还没有,主要是老板自己在琢磨改革思路。

穆老师:假如有位男士说自己想娶杨幂,我们最多笑笑罢了,这只是愿景(Vision),不是决心(Determination)。所谓决心,是从下一秒开始行动,并且为自己的每一步行动都做好了付出成本的准备。

目前来看,你们老板没有决心,只有愿景。当然,这不一定是错的。企业家掌握的信息肯定比你要多,他不行动,可能是自己的决策风格比较保守,也可能是有些条件不成熟。

学员C:我也这样觉得,那么有什么办法去打消他的顾虑呢?

穆老师:老板的决策逻辑都是生意逻辑,都是基于模式的ROI(投产比),商业模式如此,组织模式也如此。

如果他对于这个模式有认知,ROI在他接受的范围内,他就会去投入、去行动。所以,你需要做的是让老板认知他想要转型的组织模式。

学员C:明白了。如果要帮老板下决心,某种程度上说,我需要比老板更懂。但就算我做到了,企业内部也阻力重重,一系列的反对声音很可能让老板放弃改革。

穆老师:如果反对的声音让老板和你犹豫了,只能证明你们并没有想清楚,还是继续想想吧。改革是大事,急不得。

学员C:另一个原因是,我们不可能把一切风险屏蔽掉,我想这可能是我们犹豫的原因。

穆老师:所有的改革都是一定程度的冒险,我只能建议你们找比较成熟的咨询机构来支持,毕竟经验可以让你们跨过一些“坑”。但没有人能保证你们的改革百分之百成功,穆老师的嘴也没有“开过光”呀。

这些打造人才队伍的土方法有用吗?

学员D:穆老师,我们公司有一些打造人才队伍的方法比较有特色,您看这样靠谱吗?

例如,我们将能力强的干部尽可能推上一线,让他们去打仗。

因为,老板感觉如果将太能干的人留在后台,他们会将心思放在如何“管”一线上,出台各种规定,刷存在感,反而会干扰了一线打仗。

再如,我们公司主张用年轻人,做了几次以年龄为标准的人员汰换,用这种方式换下老干部,促进年轻人快速成长。

穆老师:如果把干将都推上一线,不怕后台太弱后彻底沦为后勤部门?用年龄为标准来汰换,你们就不怕把能干的人“误杀”了?

学员D:他可能更关心前台能不能把业务跑起来,企业有没有人才后备。可能有您说的风险,但这是个概率问题,老板可能更多还是看大方向。

穆老师:这种不叫大方向,真正的大方向应该是人力资源战略。我一直有个观点,前台能不能跑起来,关键看中后台能不能提供持续的支撑。

另外,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人才理念,用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多维度的问题,以年龄作为刚性标准并不靠谱。这些做法都是用战术的勤奋掩盖了战略上的懒惰。

学员D:但我感觉大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说不出自己的人力资源部战略,大家还是在埋头做事。

穆老师:被所谓选用育留的专业“圈养”起来,久而久之就会失去“战略感觉”,这是HR普遍面临的风险。没有人力资源战略做为坐标,老板自然越飘越远。你们企业的这些方法,更像是打造人才队伍的“土方法”。不能说没用,但不能一直用这种方式搞。

给你举个例子,你老公特别优秀,又帅又有文化又有钱,你担心被其他女孩抢跑了。于是,你去给他当司机,当秘书。这个土方法在短期内绝对有用,但在长期内呢?

学员D:感觉不靠谱,这样监视他,可能会破坏感情的基础。

穆老师:你看,都会抢答了,很好嘛。

其他花絮

学员E:穆老师,感觉您介绍的几个指标算法特别精彩,能不能多讲讲这些?

穆老师:《数据驱动人力资源效能提升》这门课程有两个版本,一是工具版,主要是讲指标算法,在每种指标算法后加入小案例,二是这次的实战版,主要是讲实战场景里的解决方案,在每个案例后会加入实用的指标算法。

如果你对算法感兴趣,可以报名听听工具版的课程。

学员E:这次的课程里能多讲讲吗?真的很感兴趣。

穆老师:你买了个足疗的服务,让技师把全身也带着按摩按摩,这个不妥吧?

学员F:我们企业应该关注什么“窄口径人效”?

穆老师:你们的情况我不是太了解,而每个企业的“窄口径人效”都是定制化的,所以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,我怕会误导你们。

学员F:我可以把我们公司的情况给您介绍一下。

穆老师:口头介绍的情况不能替代数据,定“窄口径人效”是很严谨的事情,所以,我依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。另外,我们这里是培训场景,你想要解决的问题可能要在咨询场景里发生。

编者按: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:穆胜事务所(ID:hrm-yun),作者:穆胜,穆胜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创始人


Notice: Undefined variable: canUpdate in /var/www/html/wordpress/wp-content/plugins/wp-autopost-pro/wp-autopost-function.php on line 51